西湖,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的淡水湖,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区面积为35.64平方千米,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可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积达59.04平方千米,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绝妙景致,其历史渊源流长,如同一幅细腻温婉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漫步湖畔,不仅能领略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更能感受到那份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
西湖的形成及修缮历史:
1、形成过程
西湖西、南、北三面的岩石人约形成于二亿年前,但封闭的西湖,及其东岸的整个杭州大陆,大致生成于一万二千年前。在沉积土尚未沉淀下来之时,现在杭州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西湖只是钱塘江左边的小湾,后来钱塘江沉淀,慢慢的把湾口塞住,变成一个泻湖。
秦汉时期,西湖南北两山——吴山和宝石山山麓形成沙嘴,并逐渐靠拢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汉唐时期的西湖面积有10.8平方千米,由于三面山区的溪流携带泥沙不断填充西湖,宋元时期面积减小为9.3平方千米,明清时期有7.4平方千米,现在仅为6.38平方千米,西湖完全封闭以后,水体逐渐淡化,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湖泊。
2、隋唐
自从隋朝大业六年(610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南北五大水系,便捷的交通也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由于当时未修水利,西湖时而因遭大雨而泛滥,因久旱而干涸。建中二年九月(781年),李沁调任杭州刺史,创造性用饮水入城的方式,即在人口稠密的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六井,采用"开阴窦"(即埋设瓦管、竹筒)的方法,将西湖水引入城内。长庆二年十月(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任期间,白居易兴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
3、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907~960年)以杭州为都城。由于西湖的地质原因,淤泥堆积速度快,西湖疏浚成了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二年(927年)置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确保了西湖水体的存在。同时,由于吴越国历代国王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扩建灵隐寺,创建昭庆寺、净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韬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时有佛国之称。
4、宋朝
从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长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据了湖面的一半。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上《乞开杭州西湖状》于宋哲宗,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同年四月,动员20万民工疏浚西湖,并用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横贯湖面2.8千米的长堤,百姓为了纪念苏东坡把它命名为"苏堤"。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西湖水面分东西两部,而南北两山始以沟通。
5、元明
元世祖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部分湖面又逐渐葑积成桑田。但到了元朝后期,西湖疏于治理,富豪贵族沿湖围田,使西湖日渐荒芜,湖面大部分被淤为茭田荷荡。明代时候知州杨孟瑛奏请改造西湖,使苏堤以西至于洪春桥、春桥、茅家埠一带尽为水面,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宽苏堤外,在里湖西部堆筑长堤,后人称为杨公堤。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钱塘县令聂心汤在湖中的小瀛州放生池外自南而西堆筑环形长堤,形成的独特景观。三十九年,杨万里继筑外埂,池外造了三座小石塔。
6、清朝
清朝,西湖又经历了几次疏浚,挖出的湖泥堆起了湖中的湖心亭、小瀛洲两个岛屿。雍正年间,西湖面积尚有7.54平方千米,但葑滩20多公顷,经过大规模的疏浚后,面积广及近代的西山路以西至洪春桥、茅家埠、乌龟潭、赤山埠一带。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用银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二两,开浚西湖湖道,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茅家埠筑石堰各一座,用以蓄泄沙水入湖。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颜检奏浚西湖兴修水利,后由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用疏浚挖出的泥土堆筑土墩(即阮公墩)。至此,现代西湖的轮廓已经形成。
7、民国时期
1924年,有近千年历史的雷峰塔因塔砖盗挖过多、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震动而倒坍。“雷峰夕照”也因此有名无实。1929年,西湖举办了西湖博览会,且西湖白堤苏堤拱桥改为平桥。同年,西湖博物馆成立。
8、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为全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政府实行封山育林,植树绿化,对西湖进行全面疏浚。在西湖风景区,开辟植物园、花圃,兴建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公园,改建玉泉观鱼、涌金公园,整修灵隐寺、净慈寺、岳庙、三潭印月、湖心亭、印月亭等风景点。修筑环湖西路(西山路)、龙井路、九溪路。
总之,未来的西湖,定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继续绽放光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个到访的人都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