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百强县——闽侯龙泉山庄

100人浏览   2024-12-09 09:10:45

闽侯县 (古属福州府闽县、侯官县),福建省福州市下辖县,是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中国橄榄之乡”、 千年古县, 素称“八闽首邑” ,第一批沿海开放县。

1913年由闽县和 侯官县合并而成。通行闽东语福州话。 县内著名景点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昙石山文化遗址、雪峰寺、马岚山、十八重溪风景区、塔礁洲湿地公园等。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省会福州市西南侧,东部、东南部与福州市、长乐县相邻,西部、西南部与闽清、永泰县交界,南部与福清县接壤,北部、东北部与古田、罗源县毗邻。南北长89.7公里,东西宽55. 75公里,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


闽侯县辖1个街道(甘蔗街道)、8个镇(白沙镇南屿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南通镇上街镇荆溪镇)和6个乡(竹岐乡鸿尾乡洋里乡大湖乡廷坪乡小箬乡)。

闽侯县常住人口7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2.2‰;人口死亡率为5.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41.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30.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

闽侯县人口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回 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闽侯县境内水系发达,水网密布,除闽江、大樟溪均为客水河流外,全县主要溪流有17条,总长307.5公里,流域面积1712.8平方公里。其中,发源于县境而流出县外的有廷坪乡的文山岗溪、黄埔溪,大湖乡的莱峰溪、新安溪4条,境内流程总长88.2公里。汇入闽江的有大目溪、穆源溪、小目溪、荆溪、溪源溪、梧溪、七濑溪、十八重溪、井下溪、中房溪、双龙溪、洋里溪、尚格溪等13条溪流。县内溪流多为东北西南流向,与闽江成直角交汇,构成格子状水系。


2019年,闽侯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40.22亿元。

交通运输

闽侯县境内有7个镇与福州城区接壤或隔江相望,洪塘、浦上、湾边等7座跨江大桥(不含铁路桥、高速桥)把闽侯与福州城区连成一片,境内高速高铁、国道省道纵横其间,形成环市区30分钟交通圈。闽侯是全省第一个通地铁的县,已建成的地铁2号线有7个站点落户闽侯,还有加快建设中的地铁5号线,以及规划中的滨海快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构建形成了适度超前、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


方言

闽侯县位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的西、南侧,东邻福州市、长乐县、罗源县,南接福清市、永泰县,西连闽清县,北界古田县。

民国二年(1913年)闽侯县由闽、侯官两县合并定名。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才析出福州市。闽侯方言和福州市方言基本相同,但有些小差异。


闽侯县所属4镇11乡中,甘蔗镇是县政府所在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本志以城关甘蔗镇口音为标准,用国际音标标音。

闽侯县方言内部比较一致,只有地处西北部山区的洋里乡和最北部山区的廷坪乡,两乡口音声调和甘蔗音略有不同。


风景名胜

龙津桥

龙津桥位于闽侯县廷坪乡流源村东南约1千米。始建于宋代,明崇祯四年(1631年)改建为木拱廊屋桥,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及1998年重修。东西走向。以峭壁巨岩为桥堍,上架由圆杉木穿插而成的木拱架,再顺铺圆木为梁,上横铺木板为桥面,其上建廊屋。廊屋歇山顶,穿斗式木架构,面阔11间,进深4柱。桥梁旁置长凳和直棂栏杆。明间北部设神龛,主祀玄天上帝,并保存有明代木雕神像。桥东立有清碑两通:一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所立,另一为重修龙津桥捐资碑,主要记述村民献资情况。该桥修建年代有明确纪年,是研究木拱廊桥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99年10月公布为闽侯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远济桥

远济桥位于闽侯县白沙镇联坑村东约200米,又名壹佰桥。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年间,单孔木拱廊桥,南北走向。桥堍以天然岩石为基,用块石垒砌而成。用圆木穿插交错成多组拱架,上顺铺圆木为梁,再横铺木板为桥面。廊屋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十一间,进深四柱。两侧设木栏杆。桥东头有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侯官县进士陈景韶撰写隶书“远济桥”木雕桥匾,并阴刻方寸行书跋文,详细记载建桥历史背景、时间是研究桥梁建筑史和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1989年3月公布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山庄

闽侯龙泉山庄位于闽侯县双龙村,距市区仅20公里,是集农业观光、休闲泡温泉度假等为一体的农家乐。总经理郑国璋介绍说,龙泉山庄温泉区有300多亩,另有1000多亩的蔬菜、水果采摘基地。


十八重溪

十八重溪位于距福州市区约20公里的闽侯县南通镇古城村,十八重溪发源于县南古崖山尾东麓,为大樟溪下游南岸支流。主溪长16.2公里,沿溪上溯有十八处迂回曲折,汇集十八条溪流,故取名。整个景区自然风光奇特,以天然的峡谷、瀑布、深潭、溪涧景观和奇峰危崖、峭壁洞穴、火山岩地貌以及神秘的野生猕猴群而著称。200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叠井森林公园

三叠井森林公园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关源里瀛洲村,距福州25公里。三叠井景区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峡谷瀑布交叠的景观。景区因有象鼻、仙女、清音三个高低相叠的瀑布而得名,为景点类型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景区。


闽侯县名胜古迹甚多,旗山、雪峰寺、马岚山、五虎山、十八重溪、昙石山文化遗址等闻名遐迩。闽台古文化摇篮的昙石山史前文化遗址,与福州鼓山齐名的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南方丛林第一的雪峰崇圣禅寺,以及马岚山六公殿、三叠井森林公园、塔礁洲湿地公园 等多处旅游胜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