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立并实施资产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确保企业内人员意识到资产管理活动应在资产管理全寿命周期中平衡价值、风险、机会和成本,不断培养并健全企业资产管理文化。这需要领导层、管理层明确并统一资产管理目标和价值观,并需要人员致力于理解战略资产管理计划。企业需要明确其目的,建立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资产管理目标,使最高管理者为各层级的管理者配置合适的资源,以支持资产管理人员能力的持续提升。
资产管理人员能力参与和能力的提升需要领导力展现、规划和战略、知识和意识、能力和参与、发展和改进等要素的支撑,同时,企业在资产管理实践中应不断促使人员深入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目标,使人员的行动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共同实现资产管理和资产管理体系的价值。
1.领导力展现
在企业内部,与资产管理活动有关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扮演不同的角色。领导者是更具战略性的角色,应具备确定目标并分配和协调资源的能力,同时,领导者还应具备监督实现资产管理目标的能力。管理者,作为一个更具战术性的角色,组织资源并通过促进与资产管理活动有关的人员参与实现资产管理目标。管理者应能够协调、指导和控制资产管理活动。并将领导力界定为还未实现的可能状态,而非当下的实然状态,这也意味着企业应当为领导力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并且衡量当前水平与目标的差距,考虑如何改进。
成功的领导者应当有明确的愿景、完成目标的激情、沟通的意识和技巧、对他人的承诺、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和进行团队建设的能力。有效的领导力产生更加专业协调的团队,促进企业资产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企业声誉。
2.规划和战略
规划和战略是人员参与的重要环节。企业的管理层可以在资产管理活动的规划中起到指引作用,在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方面展现领导力、承诺和责任。资产政策和目标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方向相一致,并转而支持资产管理体系,因此人员有必要使资产管理政策、战略和计划与企业的愿景和战略保持一致。
更为清晰的规划和战略目标对于人员能力的提升有益,所有的相关方都应该确定有资格的人员参与这一过程,澄清各方在战略实施中的作用。这一方式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了铺垫,促进企业内部人员更积极参与并作出贡献,明确他们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在实现组织目标方面起到什么作用,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将资产管理过程与企业职能管理过程相结合,如财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物流和运营,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
3.知识和意识
知识和意识包含人员对于资产管理的客观认知和心理态度。有关人员首先应该意识到他们在体系中的作用,并了解体系的运作方式,包括改进的机会。企业及其管理人员的行动可以提高预期实施资产管理体系所需活动的人员的这种知识和认识水平。
知识和意识是重要的因素,并且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应通过定期审查、定期评估和现场审核分析人员绩效结果,并随后在整个资产管理体系中发布这些信息,以提高意识、增强绩效。企业应鼓励人员将自我评价作为提高个人知识和意识的一种方法。必须重视为员工制定个人提高计划,分析他们的能力与不足,积极进行培训,开展指导、辅导、互助,并让员工尽快运用培训中学到的东西。人员应当使用适当的方式和媒体进行交流,促进知识吸收。
知识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意识也是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知识和意识的提高需要企业及其人员主动自觉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建立结构化的知识管理体系可以促成个人成长、更佳决策、创造性思维,在企业中分享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知识的交流,进一步发展创新,从而改善企业绩效。
4.能力和参与
人员应该了解和认识到他们在资产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和期望,且有相关工具来完成期望的活动。因此,必须评估资产管理体系内各种职责的能力要求,并确保人员有能力获得所需的培训和资源,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企业层面应当明确组织、团队、团体、个人层面实现目标需要的能力,考虑企业背景、工作程序、企业的所有流程、职能和级别等因素。确定需要哪些能力首先要评估当前的能力水平,包括任何限制;然后酌情保留有关具体能力需求的书面资料。企业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并根据环境变化确定其能力需求。同时,如果应用外部供应商进行活动,企业应当对其活动进行监督、评估,以分析当前能力水平。资产管理领域涉及工程、金融、计算机、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因此参与资产管理体系的人员应当对技术专家之间所需的合作有基本的认识,并且可以确定企业、团队和个人层面的一般能力要求
企业确定自身所需要的能力水平和类型需要考虑:外部因素(例如,法律和法规,技术进步)、内部因素(如使命、愿景、SAMP、企业文化、活动或服务的范围、资源可用性、企业知识)、利益相关方(如监管者、客户、社会)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团队需要的能力主要考虑团队或小组结构、过程、目标、领导力、文化等因素。确定个人需要的能力主要考虑外部能力要求、角色和责任、与其职责具体相关的行动和活动等。
企业应根据组织、团队、小组和个人层面的能力需求,审查其当前能力水平,并与预期能力水平进行比较,用风险思维确定如何实现能力提升。提高人员能力有多方面的措施,首先要界定参与的障碍,比如在什么阶段提供培训、资产管理在培训中的地位、培训结构的材料等。企业招聘时应传达其关于资产管理体系的信息。资产管理体系应出现在新人进入期的早期阶段。应使用语言和工具,便于未经正式培训的人理解并应用措施进行资产管理,并且掌握资产管理的软技能。
提高人员能力和参与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员工工作时会感到他们与企业相关联,他们相信所做工作是重要的,因此能更高效地工作。同时,更高的参与度也有利于能力的提升和技能的培养。员工的高技能、高参与度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形成良性循环。
5.发展和改进
企业应确保不断改进与人员参与有关的战略、政策和活动。提高员工参与度可以增强企业灵活性,以应对环境变化。应通过团队、小组和个人能力的发展满足企业能力需求。已确定的能力需求应与人员发展相联系,如对可预见的未来能力要求,应予以确定和规划。
企业应根据当前人员能力和水平,比较与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有何种差异,使人员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并满足企业的能力需求,有助于增强人员参与,形成有效的资产管理文化。
企业应当鼓励团队、小组和个人参与发展规划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分析,在小组层面,包括制定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参加内外部会议、专业论坛、网络活动,联络相关专业团体,招聘需要的人员,进行结构调整等;个人层面应当有详细的能力提升与发展计划,包括整合学习资源,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评估个人资质,参加外部会议和各类培训,建立关系网等等。
在实施发展计划时企业应当确定、辨别不同的角色、责任,提供发展方案需要的资源,将计划的要求传达给利益相关方。人员发展计划的实施者需要按照计划实施活动,并且以商定的方式监测、评估。对发展计划和人员能力管理的评估也非常重要,相关的监测结果应当征求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从数量和资产管理方面进行评估,企业层面包括关键绩效指标等,团队或小组层面包括员工参与度、保留率等,个人层面包括个人绩效评估、审查个人发展计划和资质等。